人类胞质唾液酸酶的晶体结构Neu2。底物识别的动态特性的证据。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Chavas LM, Tringali C,副食P, B Venerando Tettamanti G,加藤R,蒙蒂E, Wakatsuki年代
人类胞质唾液酸酶的晶体结构Neu2。底物识别的动态特性的证据。
J生物化学杂志。2005年1月7日,280 (1):469 - 75。Epub 2004年10月22日。
- PubMed ID
-
15501818 (在PubMed]
- 文摘
-
神经节甘脂细胞分化中扮演关键的角色,信息交互,以及跨膜信号。唾液酸酶水解唾液酸生产asialo化合物,这是第一步的糖蛋白和神经节甘脂的降解过程。唾液酸酶参与涉及一些溶酶体储存障碍sialidosis和galactosialidosis等。Neu2是最近确定的人类的胞质唾液酸酶。在这里,我们报告的第一个高分辨率x射线结构哺乳动物的唾液酸酶,人类Neu2 apo形式和复杂的抑制剂,2-deoxy-2, 3-dehydro-N-acetylneuraminic酸(DANA)。结构显示了典型six-blade beta-propeller观察到病毒和细菌的唾液酸酶活性部位的浅裂隙。在复杂的结构中,抑制剂在于催化裂隙被10个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三和弦,守恒的唾液酸酶中,艾滋病在达纳的正确定位的羧基在网站的活跃区域。酪氨酸残基,酪氨酸(334),保存在哺乳动物和细菌的唾液酸酶以及病毒神经氨酸苷酶,促进了酶稳定一个假定的正碳离子反应的过渡态。包含Glu的循环(111)和催化天冬氨酸Asp(46)无序apo形式但在绑定DANA成为下令采取两个短阿尔法螺旋的抑制剂,说明底物识别的动态特性。 The N-acetyl and glycerol moieties of DANA are recognized by Neu2 residues not shared by bacterial sialidases and viral neuraminidases, which can be regarded as a key structural difference for potential drug design against bacteria, influenza, and other viru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