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结构杀稻瘟菌素的脱氨酶(BSD):影响催化锌的动态属性。

文章的细节

引用

Furuichi Kumasaka T,山本M M, Nakasako M,格兰啊,木村M,山口,植木T

晶体结构杀稻瘟菌素的脱氨酶(BSD):影响催化锌的动态属性。

生物化学杂志。2007年12月21日;282(51):37103 - 11所示。Epub 2007年10月23日。

PubMed ID
17959604 (在PubMed
]
文摘

杀稻瘟菌素的集合S (BS)和杀稻瘟菌素脱氨酶(BSD)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选择的标记基因转移的实验。BSD属于胞嘧啶核苷脱氨酶(CDA)的家庭;这是zinc-dependent酶与三个半胱氨酸和一个水分子锌配体。BSD的晶体结构是决定在六个州(即本地、substrate-bound product-bound, cacodylate-bound, substrate-bound E56Q突变,和R90K突变)。在结构、锌的位置和协调结构有所不同。substrate-bound结构显示了一个大的位置参数和几何变化的锌双头的基质电子密度似乎被分配到衬底的氨基和羟基和产品,分别。intermediate-like结构,羟基的位阻将锌组成的三角形平面三个半胱氨酸的位置转移大约0.6,和第五个配位水方法相反方向的底物转变为0.4 a。因此,协调由四面体变三角形双锥体、锌及其协调之间的距离是延长锌及其中间体。锌和招募了水的转变也观察到在灭活E56Q突变体的结构。这部小说观察不同two-cysteine胞嘧啶核苷脱氨酶大肠杆菌CDA和可能的反应机制在BSD,因为它是有用的简单版本的产品通过电荷补偿和基质的结构变化。

beplay体育安全吗DrugBank数据引用了这篇文章

多肽
的名字 UniProt ID
灭瘟素脱氨酶 P0C2P0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