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泛酸酯合成酶的晶体结构及其与基质复合物和反应中间体。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王,艾森伯格D
结核分枝杆菌泛酸酯合成酶的晶体结构及其与基质复合物和反应中间体。
蛋白质科学。2003;12 (5):1097 - 108。
- PubMed ID
-
12717031 (在PubMed]
- 文摘
-
泛酸酯生物合成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毒性,至关重要,因此这个途径提出了潜在的药物靶点对肺结核。我们确定晶体结构的泛酸酯合成酶(PS)从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复合物与AMPCPP pantoate,和反应中间体,pantoyl腺苷酸,决议从1.6到2。PS催化pantoate ATP-dependent凝结和beta-alanine泛酸盐。其结构揭示了一个二聚体,每个单元有两个域之间紧密关联域。活性部位腔n端结构域,c端部分覆盖的领域。活性部位腔壁之一是灵活的,允许笨重AMPCPP扩散到活跃的站点几乎全部占用当晶体包含AMPCPP浸泡在解决方案。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和AMPCPP pantoate表明酶结合ATP和pantoate紧密活性部位,并将羧基氧alpha-phosphorus原子附近pantoate ATP的内联亲核攻击。当晶体被浸泡,或生长在的存在,ATP和pantoate反应中间体,pantoyl腺苷酸,存在于活动网站。活性部位的弹性壁腔时中间成了下令在活性位点,因此保护它的水解。结合beta-alanine之后才可能发生pantoyl腺苷酸活性部位腔内形成。 The tight binding of the intermediate pantoyl adenylate suggests that nonreactive analogs of pantoyl adenylate may be inhibitors of the PS enzyme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