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酶D的分子特性生成anandamide及其副产品。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Okamoto Y, Morishita J, K Tsuboi, Tonai T,建筑师N
磷脂酶D的分子特性生成anandamide及其副产品。
J生物化学杂志。2004年2月13日,279 (7):5298 - 305。doi: 10.1074 / jbc.M306642200。Epub 2003年11月21日。
- PubMed ID
-
14634025 (在PubMed]
- 文摘
-
叫花生四烯酸乙醇胺(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是一种内源性大麻素和香草酸受体的配体。其副产品(统称为N-acylethanolamines)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主要是由相应的N-ac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磷酸二酯酶的动物组织中的磷脂酶d型。从大鼠心脏我们纯化的酶,利用其内部肽序列的克隆其互补dna从老鼠,老鼠和人类。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是由393 - 396残留物,并表明,酶与已知的磷脂酶D酶但没有同源性划分为锌的成员metallohydrolase beta-lactamase褶皱。在COS-7细胞过表达,重组酶生成叫花生四烯酸乙醇胺和其他N-acylethanolamines从相应N-ac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s按可比。相比之下,酶活性的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测定酶活性和信使RNA和蛋白质含量透露其广泛分布在小鼠器官含量较高的大脑,肾脏和睾丸。这些结果证实,一个特定的磷脂酶D负责代N-acylethanolamines包括anandamide强烈暗示这个类的生理脂质分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