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精氨酸残基在大肠杆菌adenylosuccinate合成酶的底物结合位点研究的化学改性和定点诱变。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刘董Q, F,迈尔斯,弗洛姆HJ
证据的精氨酸残基在大肠杆菌adenylosuccinate合成酶的底物结合位点研究的化学改性和定点诱变。
生物化学杂志。1991年7月5日;266(19):12228 - 33所示。
- PubMed ID
-
2061308 (在PubMed]
- 文摘
-
化学改性的adenylosuccinate合成酶与phenylglyoxal导致大肠杆菌的抑制酶活性二阶速率常数为13.6 m - 1最低为1。基板、三磷酸鸟苷或IMP,部分保护酶失活的化学改性。其他衬底,天冬氨酸,即使在高浓度没有这样的效果。的小鬼和三磷酸鸟苷在修改期间,几乎完全保护观察对失活的酶。化学计量学研究[7-14C] phenylglyoxal显示,只有1活性精氨酸残基被化学试剂和修改,这个精氨酸残基可以屏蔽三磷酸鸟苷和小鬼。胰蛋白酶的多肽序列分析显示,Arg147是phenylglyoxal化学改性。这个精氨酸已经改变了亮氨酸的定点诱变。突变体酶(R147L)显示增加了IMP米氏常数和三磷酸鸟苷相对于野生型系统,而公里为天冬氨酸表现出适度的减少与本机酶。此外,kcat R147L突变下降了1.3 x 10倍(4)。这些观察的基础,建议Arg147对于酶催化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