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性位点残基的角色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磷脂酶C从蜡样芽胞杆菌定点诱变。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瑞安Gassler CS, M,刘T,格里菲斯哦,海因茨DW
探索活性位点残基的角色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磷脂酶C从蜡样芽胞杆菌定点诱变。
生物化学。1997年10月21日,36(42):12802 - 13所示。
- PubMed ID
-
9335537 (在PubMed]
- 文摘
-
氨基酸残基的作用活性部位的口袋里的phosphatidylinositol-specific磷脂酶C (PI-PLC)从蜡样芽胞杆菌(亨氏,d . W。瑞安,M。布洛克,T。&格里菲斯,o . h . EMBO j . 14(1995) 3855 - 3863)研究了定点诱变,动力学和晶体结构分析。十二个残基参与催化和衬底绑定(His32、Arg69 His82, Gly83, Lys115, Glu117, Arg163, Trp178, Asp180, Asp198, Tyr200,和Asp274)被1 - 3分别取代了其他氨基酸,导致21突变体的总数。突变体H32A替代品,H32L、R69A R69E, R69K, H82A, H82L, E117K, R163I, D198A, D198E, D198S, 1美元,D274S基本上完全失活酶引起的。剩下的突变体(G83S K115E、R163K W178Y, D180S, Y200F,和D274N)展出活动减少57%与野生型相比PI-PLC。晶体结构决定的一项决议,从2.0到2.7六个突变体(H32A、H32L R163K, D198E, D274N,和D274S)显示,重大的改变是局限于各自的网站没有其他结构的扰动突变。只有在突变D198E,两个相邻的精氨酸残基的侧链穿过肌醇绑定口袋朝新引入的谷氨酸。分析这些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的催化机理,并提出分子解释一些底物的定向性和绑定数据可用于这种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