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文章的细节

引用

孙军,黄彦华,哈林顿WR,盛生,Katzenellenbogen JA, Katzenellenbogen BS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内分泌学。2002年3月;143(3):941-7。

PubMed ID
11861516 (PubMed视图
摘要

为了开发对内质网(α)而不是内质网(β)具有拮抗剂作用的化合物,我们在吡唑类化合物中加入了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中常见的基本侧链,这些化合物与内质网(α)的结合比与内质网(β)的结合更有亲和力。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开发出了碱性侧链吡唑(BSC-pyrazoles),它们是ER(α)的高亲和力、强效、选择性拮抗剂。这些bsc -吡唑本身对内质网(α)和内质网(β)无活性,它们只拮抗内质网(α)对E2的刺激。研究了烷基三芳基取代吡唑上的7个碱性侧链取代基,结果表明甲基哌啶基吡唑(MPP)对ER(α)选择性最强。ER(α)选择性拮抗作用在多种含有雌激素反应元件的报告-启动子基因构建体上被观察到,包括一致的、非一致的(pS2)或由多个半雌激素反应元件组成的(NHERF/EBP50),以及ER通过与其他dna结合蛋白(TGF(β)3)结合而间接起作用的基因。与这些bsc吡唑相反,抗雌激素反式羟他莫昔芬、雷洛昔芬和ICI 182780通过内质网(α)和内质网(β)抑制E2活性。最有效的bsc吡唑,MPP,完全拮抗MCF-7乳腺癌细胞中pS2 mRNA的E2刺激,这与这些细胞几乎完全含有ER(α)的事实一致。这些化合物可用于研究内质网(α)和内质网(β)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选择性阻断内质网(α)介导的反应。

beplay体育安全吗引用这篇文章的药物银行数据

药物靶点
药物 目标 种类 生物 药理作用 行动
雷洛昔芬 雌激素受体 蛋白质 人类
是的
受体激动剂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