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耐药机制: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使用的意义
文章的细节
-
引用
-
巴格里奥,乌贝迪-福帕,莫西卡
丙型肝炎病毒耐药机制: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使用的意义
2017年5月12日。doi: 10.1007 / s40265 - 017 - 0753 - x。
- PubMed ID
-
28497432 (PubMed视图]
- 摘要
-
基于直接作用抗病毒(DAA)的多种方案目前已获批准,可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G) 1-6提供一种或多种无干扰素治疗方案。DAA方案的选择、治疗时间和利巴韦林的使用取决于多种病毒和宿主因素,包括HCV基因型、耐药相关氨基酸(aa)取代(RASs)的检测、先前的治疗经验和肝硬化的存在。关于可能指导治疗选择的病毒因素,最重要的是感染基因型,因为许多daa是基因型设计的。效力和遗传屏障也可能影响治疗的选择。一个可能对DAAs反应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且有争议的病毒学因素是基线RASs的存在。由于获得了总体高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90%),目前不常规考虑或推荐基线耐药测试用于HCV治疗。例外情况是在开始使用simeprevir和elbasvir/grazoprevir治疗时感染HCV G1a的患者,或在使用daclatasvir/sofosbuvir治疗之前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因为耐药部位表现出自然多态性。在这些观察的基础上,应优化一线策略,以克服因HCV耐药而导致的治疗失败。
beplay体育安全吗引用本文的药物库数据
- 药物